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认同分析
  新闻来源:企业法制服务研究   作者:mhsky   点击率:2815 发布日期:06-01

[摘要]文化认同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作用,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前提和保障。现今文化认同工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面临着学生对中国文化认同度低、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中“缺场”、中国文化缺乏创新性发展、缺少对学生日常生活关注等困境。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强学生对当代中国文化的认同感,高校必须要增强共同理想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加强中国文化创新性发展、关注学生日常生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中国文化发展的双赢。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国文化认同;途径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紧密,文化成为一种综合国力的体现,文化认同在社会各领域中也显得尤为重要。“文化认同既要解决‘我是谁’的身份问题,又要解决‘我何以为我’的属性问题。[1]”也就是社会成员对其所在的国家、民族、组织的文化表示承认和拥护。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认同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形成的重要基石,也是人民思想形成的根基。在中国培养文化认同就是要培养对国家、民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是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因此,文化认同对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一、中国文化认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

(一)文化认同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

文化在某种程度上的实质就是精神文化,是意识形态、社会心理、习惯和习俗的总和。文化是由人创造的,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同时文化又反作用于人,对一种文化的认同能够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使人形成特定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模式。马克思主义文化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为指导的,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学生如果无法认同马克思主义文化,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也将大大降低。

(二)中国文化认同是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障

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制度还不完善,网络信息的高速发展,带来多元价值的冲突,一系列不良文化侵蚀着学生的思想,阻碍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文化是我国当代先进文化的主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如“儒家主张以德正心、以德修身、以德立教、以德治国、以德治天下,对道德推崇备至。”[2]对中国文化认同能够使学生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的自信心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深民族认同感。在面对外来文化和新兴文化时,学生才能提升自己的辨别能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二、中国文化认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面临的困境

(一)学生对中国文化认同度低

知名史学家张岂之认为:“作为中国的学生,要有一个立足点,即要对中国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修养。惟其如此,才能有辨识世界文化的能力,才能有更高度的爱国情操和民族情感。”[3]而在如今的大学校园中,学生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度并不是很高。首先,在近代新文化运动中,众多学者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强烈的批判,将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放大,全面否定传统文化。加上在之后的“文化大革命”中,传统文化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使得许多人把中国传统文化误认为封建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文化的认同度。其次,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西方一些不良思想流入中国,充斥着网络和学生的日常生活。随着各种文化的交流碰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受到较大的打击。一些学生推崇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导致价值观扭曲。加上在高校中一些教师受到外来激进文化的影响,一味推崇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唱衰,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唱反调,对学生的思想也造成很大的影响。诸多因素导致学生对中国文化认同度低,民族文化自信心下降,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中“缺场”

目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一般是通过“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四门课程来开展。这四门课中涉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极少,即使有涉及也只是作为一种背景性知识穿插其中,缺少系统性的传统文化课程,教师在教授传统文化时往往只是蜻蜓点水,致使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中“缺场”。

(三)中国文化缺乏创新性发展

世界在进步,文化自然也要发展。阿尔温•托夫勒认为:“我们不能把昨天的陈规惯例,沿袭的传统态度和保守的程式,硬塞到明天世界的胚胎中。”[4]大学生进入校园后,成人意识明显提高,开始单独地面对社会竞争,渴望证明自己的价值,不唯上,不为书,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不拘泥于传统。而一部分传统文化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并没有与时俱进,缺乏创新,仍然保留着一些不足之处,比如一些宗法等级制度与现代自由平等的价值观相违背,不能与时代相接轨,在价值观上不能与学生思想衔接,使学生产生抗拒心理。加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优秀传统文化挖掘不够,只是以一种“断章取义”式的取材方式,或者是简单的移植,直接灌输给学生,没有充分发掘其内在精神,不能把这些优秀精神完整地传递给学生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因此也很难使学生对中国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认同。

(四)缺少对学生日常生活的关注

文化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在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中国文化主要是通过教师授课的方式教授给学生。不可否认,通过传统的授课方式,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学习了解中国文化知识,夯实文化基础。但是,仅仅只是通过课堂授课这一方式来灌输中国文化知识对大学生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只通过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缺少现实生活的支撑和对学生日常生活的关注,课堂上的理论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实践不相关,容易导致学生知行脱节,影响文化认同。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礼仪品行、道德情怀没有通过活动去实践,也难以体会其思想内涵,教学效果也无法持久,难以使学生达到认同的程度。“个体没有现成的认同,认同需要个体自身去建构并为之负责。”[5]学生只有通过在生活中去实践所学的文化知识,才可能达到知行合一、融会贯通的程度,而不是仅仅只有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这一途径。

三、促进高校中国文化认同的有效路径

(一)增强共同理想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梁启超认为:“信仰是圣神,信仰在一个人为一个人的元气,在一个社会为一个社会的元气。”[6]共同理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中的重要一环。高校理想教育是以共产主义理想为核心的,能够给学生们以坚定的信念、明确的目标,激励他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努力奋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国家的精神支柱和行为导向,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体现着我国对每一个公民的严格要求。要加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就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自己的理想和社会、国家的理想相统一。学生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的相关知识,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武装自己,还要学习更多的中国文化,加强自身的文化与政治素养,树立为祖国奋斗的理想。通过共同理想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还能使学生自觉抵制外来不良文化的消极影响,提升文化辨别能力。

(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全面的,具有渗透性,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将中国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都是十分必要的,不仅是文化的传递的过程,也是展示民族特色,增加学生对本民族文化认同的需求。如果忽视中国文化教育,可能就会导致文化断层、文化失根现象。在现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中国文化教育这一板块仍然薄弱,课程设置有待改进完善。要将中国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一方面,高校要将中国文化与目前对大学生进行思政课堂教育的四门课程理清关系,相互贯通;另一方面,也要从课程安排、院系协作、资金投入、教材编写、师资配给等各个方面进行筹划,切实可行地将中国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相融,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对中国文化的普及作用,加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三)加强中国文化创新性发展

大学生群体是跨世纪的新一代,具有喜新求异的特点,中国文化若只是一成不变则很难得到大学生的认同。要保持中国文化的强大生命力,文化就要与社会现实相接轨,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新儒家代表人物杜维明认为,要将传统文化置于现代语境来研究,是一种创造性的转换,而不是原封不动直接承袭。要加强中国文化创新,使其更好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就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其进行辨别剖析,将文化中有益于大学生的道德观念、思想品德、价值取向、生活习惯保留下来,将背离现代文明的迷信思想、陈规旧念摒弃。其次,要找到中国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结合点,结合现代语境去解析文化,发掘中国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相融之处,对其进行价值再造,探寻新方法、新途径,加强中国文化活力,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四)关注学生日常生活

“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欲解决人之思想问题、观念问题,必先从文化问题入手;而欲解决文化问题,则不能不从个体与群体的文化认同问题加以入手。”[7]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不仅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课堂这一渠道,还要重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教育,找寻中国文化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落脚点,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正确的生活态度,举办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举办文化讲座、参观文化遗址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多交流、多讨论,在实践中了解文化知识,潜移默化地提高文化素养。通过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弘扬中国优秀文化,激发学生的共鸣,从而加强文化认同效果。

参考文献:

[1]沈壮海,王绍霞.全球化背景下青年学生的文化认同[J].思想理论教育,2014(3):15-21.

[2]蒋庆.儒学的时代价值[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21.

[3]范绪锋.著名史学家张岂之谈入世后传统文化教育:立足本土拥抱世界[N].中国教育报,2002-01-05(2).

[4]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朱志焱,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83:43-44.

[5]鲍曼.寻找政治[M].洪涛,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28.

[6]蔡尚思.中国现代思想史简编:第二卷[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273.

[7]奚彦辉.文化认同与个体思想的内隐生成论[J].江汉学术,2013(4):54-59.

作者:黄婷婷 陈为旭 单位: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一条新闻:驾驶证代扣分行为刑法规制探讨      下一条新闻:移动互联网犯罪刑法规制困境探讨